查看完整版本: 抗日神兵-捷克ZB-26輕機槍
頁: [1] 2 3

ansel10tw 發表於 2009-11-29 03:04 AM

抗日神兵-捷克ZB-26輕機槍

本帖最後由 ansel10tw 於 2009-11-29 03:07 AM 編輯


抗日殺敵利器-ZB26


輕機槍(LMG:Light Machine Gun)和ZB-26輕機槍的起源:
一次大戰時, 參戰部隊開始注意到, 有必要發展輕便的速射武器, 由步兵攜行, 隨時提供強大的火力。 因此開發出了使用手槍子彈的手提輕機槍(或稱衝鋒槍), 以及使用步槍子彈的輕機槍, 其共同特性是, 兩者都可以進行全自動射擊, 為步兵提供支援火力。 德國人將MG08改進為MG08/15/及MG08/18輕機槍, 美國白朗寧(Browning)的1918型自動步槍(BAR, Browning Automatic Rifle), 英國的劉易士(Lewis Gun)輕機槍, 法國的喬奇(Chauchat)輕機槍, 都成為步兵運動中的主要火力。

輕機槍特性:
使用步槍子彈
重量約為7至14公斤, 隨部隊行動
使用槍托的肩式武器
主要為臥姿射擊
有簡單的腳架
可以單人操作, 但多數為兩人一組, 有副射手兼彈藥兵一名

1920年代初, 歐洲各國的軍事專家們, 對最佳的小單位步兵作戰組織, 進行著一場大論戰。 一般同意, 進攻的步兵應由戰鬥群(Combat Cluster)遂行, 這個概念由法國人在一戰時首先提出; 其中再分為步槍組(Rifle Element-包括輕型自動武器)和突擊組(Assault Element-包括突擊兵和榴彈槍)。 只是人員的編成和武器, 眾專家都尚無法達成一致的協議。
法國在第一次大戰後, 協助捷克組建國防武力, 即以戰鬥群的概念組織基礎步兵單位, 而ZB-26即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這種環境下發展出來的, 作為步槍組的自動武器。 由今日的標準來看, 其角色較近於自動步槍。 但是ZB可以更換槍管的設計, 使它在使用上有了更大的彈性。
早期的輕機槍, 多半使用彈匣。 不像後代德國的MG 34/MG 42及美國的1919系列, 使用彈鏈。 因此其提供持續火力的能力仍有限制, 換彈匣的空擋會造成火力中斷。 二次大戰時德國的步兵班, 將戰鬥群的觀念發揮到了極致, 通用機槍成為一個班的主要火力來源, 其他的步槍、 衝鋒槍只是作為支援、 保護的角色。

捷克式槍管可以快速更換, 左方的固定環由一長柄固定, 更換槍管時, 向上旋轉, 槍管即可向前脫出。 上方的波紋片是彈倉防塵蓋, 圖中向前推出。
1920年時, 哈力克(Vaclav Holek)在布拉格軍械廠(Parga Zbrojovka- Prague Armory)開始設計一種新型的輕機槍。 他設計的概念來自同廠的另一位設計師傑蘭(Rudolf Jelan)。 第一把製出的樣槍稱為布拉格壹式(Praga I), 使用馬克沁機槍的帆布彈帶, 呈交給捷克國防部測試。 測試成績與有名的白朗寧、 麥迪生(Madsen)和維克斯(Vickers)不相上下, 國防部要求布拉格軍械廠繼續研發。

1923年時, 捷克國防部公布了一項測試要項, 徵選自動步槍或輕機槍以供未來捷克陸軍使用。 布拉格貳式A型(Praga IIA)也參加了此項測試, 結果僅次於麥迪生輕機槍。 哈力克繼續改進他的設計, 製出了布拉格I-23型(Praga I-23), 此型採用了伸縮槍托、 可迅速更換的槍管、 腳架等功能, 雖然測試結果仍次於麥迪生, 但是因為是本土設計, 終於擊敗群雄, 獲得採用。
此時布拉格軍械廠已經瀕臨破產, 哈力克及大部份技術人員均已先後離職。 因此布拉格軍械廠的輕機槍雖獲捷克國防部採納, 但已無力生產。
1925年11月, 布拉格軍械廠與設在勃諾的國營兵工廠(Ceskoslovernska Zbrojovka Akciova Spolecnost v Brno)簽署了生產合約, 授權國營兵工廠生產並銷售當時稱為M24的輕機槍。
勃諾(Brno, 德文為Brunn), 是捷克東南部Jihomoravsky區的首府, 在塞爾特語(Celtic)中為山城之意。 斯拉夫人從5世紀開始便在此居住, 德裔由13世紀開始進入此區, 促成了該地的發展, 到了二次大戰之前, 當地的居民已大半為德國後裔。
設在勃諾的捷克國營兵工廠, 1922年成立, 75%股權屬於捷克政府, 20%股權屬於史考達煉鋼廠(Skoda Works), 5%股權屬於員工。 當時已生產毛瑟型的98/22型, 行銷包括中國東北軍的各國軍方, 甚獲好評。

哈力克隨後加入了國營兵工廠, 協助完成了生產藍圖和生產公差。 先導型稱為布拉格26型輕機槍(Lehky kulomet Praga vzor 26), 樣槍於1926年4月為捷克國防部驗收合格, 同年開始正式量產, 定名為勃諾國營兵工廠26型(Zbrojovka Brno vzor 26 - ZB-26)。


捷克ZB26式輕機槍諸元
口徑:7.90公厘
槍全長:1,165公厘
槍身重:9.0公斤
瞄準基線長:568公厘
槍管長:602公厘
來復線數:4條
來復線方向:右旋
來復線纏度:240公厘
初速:830公尺/秒
表尺射程:1,500公尺
射速:550發/分
裝彈具式樣:彈匣
裝彈具裝彈數:20發
自動方式:汽退式
冷卻方式:氣冷

ZB-26同時開始外銷, 一直到1939年德國佔領捷克, 國營兵工廠出口了大約12萬挺各型ZB輕機槍, 除了中國之外, 波斯(今伊朗)、 伊拉克、 埃及、 智利、 瑞典、 土耳其等十多個國家, 都採購了相當數量的ZB輕機槍。

採用國家中最有名的有二: 一是中國不但採購了ZB-26輕機槍, 而且大量仿造, ZB-26使用數量世界第一。 二是英國採用了ZB輕機槍的設計, 改進為勃然(Bren: 註2)輕機槍, 及於大英國協諸國, 生產國包括加拿大、 澳洲在內, 總數量更遠超過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 ZB輕機槍隨後立即開始演進, ZB-27、 ZB-30、 ZB-30j、 ZB-33等型相繼出現, 勃然輕機槍即是由ZB-33發展定型, 但是中國則定型於ZB-26, 一直用到50年代末期, 這又是一項世界紀錄。 其中一個原因是, 捷克的國營兵工廠內部文件顯示, 當時中國亟需軍械, 饑不擇食, 因此成了ZB的垃圾場, 所有汰換的ZB-26都賣到了中國, 捷克國防軍等才得以昇級。 不過這也沒幫上什麼忙, 德軍三兩下便佔領了捷克。

勃諾的國營兵工廠也是倒楣, 在德國佔領捷克之後, 不但失去了絕大部份的世界市場, 還要免費為德國生產, 英國的權利金無法取得, 中國更是免談。 二次大戰時納粹的黨衛軍曾大量使用ZB輕機槍, 戰時捷克國營兵工廠所得的代號為dot, 另外並生產MG-34和毛瑟98k步槍等軍械。


ZB26式輕機槍家族
1932年英國開始一項輕機槍篩選測試, 捷克以ZB-33參加, 表現優於所有其他的參與武器, 英國在1935年1月起由捷克兵工廠授權生產。 其名字Bren由Brno和Enfield合併而來。 1937年9月, Enfield正式量產。



Bren與ZB-26/30的比較:
Bren及ZB-30的槍栓套在Piston Post上
Bren使用.303有底緣子彈, 彈匣成弧形
Bren彈匣為30發
Bren槍管無散熱片
Bren有瓦斯調節鈕在瓦斯缸管終端, ZB-30在消焰器與槍管接點, ZB-26無調節鈕。
Bren的瓦斯缸管/氣桿較ZB26/30短一半
Bren的照門在調整鈕後方, 靠近射手, 加長了瞄準基線, Mark II之後改為槍匣表尺, 側覘孔式照門
Bren Mark 1槍托下加左手握把, 後來取消



ZB-26與ZB-30的差別, ZB-30槍栓是套在氣桿柱(Piston Post)上, 由其上的斜面控制槍栓的閉鎖、 開鎖, 不像ZB-26是由氣桿終端後的斜面控制。 ZB-26的氣桿終端並兼為擊鐵, ZB-30亦由氣桿柱前方取代, 包括槍管在內, 其零件不能互換。 因此兩者在外觀上雖然非常接近, 除了消焰器之後的部份因ZB-30增加了瓦斯調節器有所不同, 幾乎無法分辨。 但是內部的作業實在有很大的差距, 幾乎可說是兩種不同的槍。

ZB-26除了20發彈匣外, 也有改裝成防空型輕機槍的型號, 早期英國並發展出了100發的鼓型彈匣, 因為彈匣較大, 平常照門不能使用, 必須使用特殊的防空照門。
英國在二次大戰之後, 繼續使用勃然輕機槍, 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採用7.62x51mm為制式步槍彈後, 也改裝、 生產L4A1至L4A8系列的7.62公厘口徑勃然輕機槍, 至今仍有少量服役者。 因為使用7.62x51mm無底緣子彈, 明顯的外觀差異是彈匣是直的, 並取消了槍口的喇叭形消焰器。

日本96式和99式輕機槍, 採用了大量ZB-26的特徵: 上方彈匣進彈, 行進握把, 快速更換槍管, 轉盤式照門等, 但其閉鎖原理為前方傾斜槍栓閉鎖, 與ZB不同。 日本97式坦克機槍則完全與ZB相同, 不過日本機槍的特性是將拉柄位在左邊。
許多論者以為九六式機槍的發展, 是日軍在中國見識了捷克式之後, 才將十一式改進而成。 以捷克式的名氣, 日本應不須經過這個途徑, 令其印象深刻的應是7.92子彈的殺傷力。 而且, 96式的作業方式和捷克式完全不同。
96式輕機槍雖於1936年定型, 但日本並無產能將其大量配發部隊, 直到珍珠港事變後, 入侵馬來西亞的部隊全面配備, 方才曝光。

德國在1939年3月佔領捷克後, 將ZB-26/30也納入其制式軍械之中, 稱之為MG 26(t)或MG 30(t), 其中(t)表示來自捷克。 在納粹佔領下一共只生產了31,204把, 因為產能被撥用到MG 34的生產, 到了戰爭末期, 根本就停產了。 期中也曾提出數個改進方案, 但德國軍方以為, 其改進範圍並不超過MG 34/42, 沒有採納, 因此ZB輕機槍在德國佔期間, 並無新的型號推出。



中國ZB26式輕機槍的生產
大沽造船所原為李鴻章於1880年所創, 其目的為保修北洋艦隊之船隻。 但創建之後, 一直面臨經費短缺的困擾, 因此1892年之後, 開始生產軍火, 由於車床機器及技術人員都是現成的, 因此成績蜚然。 1927年, 大沽首先製出捷克式七九輕機槍。

1934年兵工署技術司年度工作報告:
『 (二)輕機關槍 決採用捷克式。 查英國最近向捷克廠購得該槍仿造專利權, 在英製造, 其價值可知。 此項輕機槍, 國內各處皆曾仿造, 以大沽所造者為佳, 但以無圖樣樣板, 故零件尺寸, 不甚準確, 不能互換, 所用之鋼料亦不適宜。
前年財政部向捷克廠訂購輕機槍五千枝, 本司曾請孔部長向該廠商索工作圖及樣板等件, 惟因訂購數量僅五千挺, 該廠只允贈送驗收樣板(檢驗樣板之一部份)一副, 屢經交涉, 未有結果。
嗣由本司派技術員二人, 工匠一人, 前住該廠監造, 即密令其注意製造, 現所派監造員, 業已返國, 於兩個月前開始自行繪製全套工作圖, 除一部份尺寸, 係參照已取得驗收樣板, 規定公差外, 餘概係自行規定, 該項圖樣, 業於最近完成, 擬交鞏廠籌備製造, 預計一年後, 可有出品。』

這段記載可能是中國正式採用捷克式、 大量進口、 籌備大量生產的最重要文件。
閻錫山所創建的西北實業公司屬下西北鑄造廠, 1935年起, 開始製造捷克式輕機槍。 太原淪陷後, 西北製造廠一部份輾轉遷到四川廣元, 成立廣元分廠;1941年起, 專造捷克式輕機槍, 月產達150至200挺。

1935年, 廣東第一兵器製造廠開始生產捷克式輕機槍。 至抗戰時改名為41工廠, 月產約在260至300挺。
鞏縣兵工廠於1937年開始生產捷克式輕機槍, 產量不詳。

在重慶的21兵工廠, 於1939年8月, 接收20廠原為華興機器廠之輕機槍廠, 以及劉湘之重慶武器修理所(註4), 並加以擴大, 始有捷克式輕機槍出產。 抗戰中平均月產達100餘挺。 接收後, 對捷克式輕機槍歷經改進, 至1942年巳達標準化, 各種零件亦可互換。 至1945年抗戰勝利, 該廠實造捷克式輕機槍9,813挺。 21廠生產的捷克式, 其槍匣不像其他廠一樣, 由整塊鋼材銑削成形, 而是先採用鍛造的方式, 製成粗坯, 再進行加工, 據稱可節省鋼料三分之一以上。
據說中國當時生產過捷克式輕機槍的兵工廠、 隊、 修理所, 大大小小, 前後至少有三十所以上。 連在敵後的游擊隊, 也曾以簡單機器和手工製造,

從1944年起, 加拿大的John Inglis Co. Ltd.經過租借法案, 提供中國大約40,000挺7.92公厘的勃然Mk II輕機槍。 另外包括20,000個額外的槍管和169,000個彈匣。 Inglis所生產的勃然輕機槍在槍匣右側有『BREN Mark II Inglis 1943』或中文『七九公厘 勃然機槍』等印記。

臺灣六○兵工廠,因當時已開始全面換用美械, 以三七式(1949年由53廠改良而成, 因戰局逆轉, 並未量產; 見下文)為基礎, 將口徑改為30-06, 稱之為四一式輕機槍, 槍匣左側有六○廠之快門式廠徽及輕機槍三○吋41式字樣, 外觀已經和勃然非常接近。



捷克式輕機槍的抗戰實務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 ZB-26在中國沒有本土化的名字或型號, 如盒子炮、 中正式等, 而只是逕稱為捷克式輕機槍。 該槍是中國抗日戰爭到五十年代的標準班用機槍。 國軍在抗日時, 理想上每個班編有一挺捷克式輕機槍, 並有一名副射手兼彈藥兵, 並攜帶替換槍管, 形成兩人一組的輕機槍組。 當時的中國部隊的輕機槍組, 對日軍殺傷很大, 一般文獻中以為, 中國部隊較懂得發揮輕機槍的長處, 這可能是因為中國方面火炮較少, 因此只好儘量利用手上所有的自動武器。

參考資料:
1. 中國近代兵器工業: 清末至民國的兵器工業, 中國近代兵器工業編審委員會編, 第1版, 北京市, 國防工業出版社, 1998
2. 抗戰時期重慶的兵器工業, 陸大鉞、 唐潤明主編, 重慶抗戰叢書編纂委員會編, 第1版, 重慶市, 重慶出版社, 1995, 重慶抗戰叢書
3. 中國近代兵器工業檔案史料, 一至四冊, 中國近代兵器工業檔案史料編委會編, 第1版, 北京市, 兵器工業出版社, 1993
4. Small Arms of the World, 5th Edition, 1955, W.H.B. Smith, Military Service Publishing Company, Harrisburg, Pennsylvania. 以及9th Edition, 1969, Joseph E. Smith.
5. 特別感謝Don Bell, Omega Weapons Systems, 2918 E Ginter Road, Tucson, AZ 85706, Tel: (520) 889-8895, Fax: (520) 741-9466, 提供國造ZB槍匣拍照。 順便一提, Omega Systems 還有一些由國府各兵工廠生產的捷克式輕機槍, 均經過中共改膛為7.62x39mm, 現為零件組, 有興趣者可與老闆Don聯絡, 聲明要那一個廠的, 他會儘量滿足客戶的要求。
6. 特別感謝Charles Kramer, Cave creek, Arizona, 提供在英國的Ministry of Defense, Pattern Room, Nottingham拍攝的ZB圖片。
7. 特別感謝Leland Ness, Alexandria, Virginia, 提供寶貴的美國國家檔案室(National Archive)圖片。
8. The Bren Gun Saga, Thomas B. Dugelby, Collector Grade Publications, 1999, revised and expanded edition, P.O. Box 1046 Cobourg, Ontario, Canada K9A 4WS.
9. 刊頭底部木刻為趙泮濱所作之歡送, 描繪歡送戰士出征抗敵情景, 收錄於抗戰八年木刻選集, 全國木刻協會, 開明書店, 1946年12月初版, 1951年6月三版
原文轉載自火器堂主-僅為分享抗日緬懷之用...<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xdd0906 發表於 2009-11-29 04:44 AM

德械師當時用這個打得小日本擡不起頭來

打上海的日本兵都知道,聽到噠噠噠噠響的機槍是馬克沁,大多沒什麽準頭,不必害怕

但是聽到嗒嗒嗒響,打點射的一定是德械師的捷克式,必然是一擊必殺

samsonwollf2009 發表於 2009-11-29 11:44 AM

那時代的中國
真是悲
國弱被人欺

guo8145tw 發表於 2009-11-29 12:24 PM

感謝大大的分享‥‥‥‥‥‥‥

ansel10tw 發表於 2009-11-29 01:57 PM

回復 2# xdd0906


當時的許多抗日報導
也多以ZB-26殲敵當作新聞
而且有些游擊隊還常以此機槍突襲日軍軍官
常常一下連趴4-5個<br><br><br><br><br><div></div>

b970314 發表於 2009-11-29 03:22 PM

很強的機槍不愧是殺人利器

resistor72 發表於 2009-11-29 04:27 PM

此槍準確耐用度高,是把好槍的說

jamesfletcher 發表於 2009-11-29 04:39 PM

常常在二次大戰中國戰區的電影和紀錄片中看到這種槍   電影中常常聽到他們喊"捷克造"應該就是只這枝

一九九 發表於 2009-11-29 08:05 PM

這種機槍很好用呢
不知道現在還適不適用
機槍聲音好像都有所差別

ss14782000 發表於 2009-11-29 09:15 PM

這可算是現代版機槍始主了吧<br><br><br><br><br><div></div>

gslab 發表於 2009-11-29 11:18 PM

哇靠~~原來這款是\訪捷克的喔....
不過真的很可憐~我們都沒有重裝武器
但是....這應該也都是後騎了吧!!
因為那鋼盔好像也是英軍的說

ansel10tw 發表於 2009-11-29 11:53 PM

回復 11# gslab


後期是很多國軍因為去幫助英軍而配了"TOMMY"頭盔
但是捷克式是蠻早就入了國軍
只是也是到1940後才逐漸多量化

xk50791gs 發表於 2009-11-30 01:04 AM

這把在二戰初期
德國入侵波蘭時也有用到

只不過是這把只有30發太少了
填裝子彈是必須要靠其他班兵火力掩護
射擊時又講求快狠準
要把握這30發子彈

不過抗戰打到最後
我軍的裝備真的是八國聯軍
什麼武器裝備都有
(美.英.日.德.法.俄)

紫色毬果 發表於 2009-11-30 01:39 AM

好用的武器就是耐操啦
不然小日本以為他們很強啊

airblueorc 發表於 2009-11-30 08:00 AM

似乎跟白朗寧有異曲同工之妙   國產好<br><br><br><br><br><div></div>
頁: [1] 2 3